8月15日,正值全国生态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团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单位承办的“中国生态学学会2024年全国生态日系列科普活动暨第一届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启动会”在广州举办,活动主题为“自然 生态 绿色 发展”。来自全国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代表共70多人参加本次会议,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教科科长彭丽芳和戴玉映参会。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以下简称“基地联盟”)在活动中宣布成立,经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和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理事会选举,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4家机构当选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6家机构当选为副秘书长单位。
获评现场
在全国生态日科普特邀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院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朱教君院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研究员、复旦大学贺强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早期地球初始氧气的起源”“在三北防护林没有一棵树会没被轻易放弃”“植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和“做大自然的好‘医生’”的精彩科普报告。
活动当天还组织召开了基地联盟成员交流会,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鼎湖山保护区、河北塞罕坝人工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基地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基地的优秀科普工作经验,参会代表对基地科普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彭丽芳作分享
鼎湖山保护区建于1956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唯一一个隶属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1979年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在68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将生态科普作为重要工作开展。近年来,鼎湖山保护区生态科普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普产出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并提出了科学教育融合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一直以来,鼎湖山保护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动员在全国生态日等重要节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走向深入。
鼎湖山保护区此次当选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一届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副秘书长单位,是对鼎湖山保护区生态教育工作的认可,更是一种鞭策。在未来,鼎湖山保护区将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承担联盟责任与担当,促进学会与基地、基地与基地之间的生态科普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副秘书长单位的积极作用。
大会合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