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概况

保护区简介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名称: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

行政区划: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

上级部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

点位信息:北纬23°09′21″23°11′30″,东经112°30′39″112°33′41″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56630日,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负责管理。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我国三个首批成为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保护区的网络成员;2013年成为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环保部共建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月—20199月)》和《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19217月—20216月)》都将鼎湖山保护区的建立作为1956年的大事件收录其中。

鼎湖山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占地面积1184公顷,东距广州市86公里,西离肇庆市区18公里,最高峰鸡笼山海拔1000.3米。鼎湖山保护区成立后,积极探索自然保护的有效措施,目前形成了自然保护、科研监测、科普教育、社区发展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大职能。

大美鼎湖山

一、自然保护

鼎湖山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或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生物多样性。经过近70年的精心保护,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保持在98%,保存有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针叶与阔叶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溪边林、沟谷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灌丛、山地常绿灌草丛等8种天然森林植被类型,为科学研究森林植被的演替演化提供了天然试验平台。其中,季风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保护历史的原始森林,而且它的面积持续扩大,从建立保护区时的1900多亩增至当前的3300亩,增加近70%。正因如此,鼎湖山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二、科研监测

鼎湖山保护区是中外重要的科研基地。最早采集的生物模式标本为盾果草,采集时间为1861年。1978年在此建立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开展水、土、气、生等要素的定位监测和生态学研究。随后,陆续建立我国首个永久监测样地、首个模拟氮沉降添加实验样地以及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塔、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塔式起重机”等设施设备,建成标准化科研监测平台。截至2024年底,以鼎湖山为研究平台发表的学术论文多达2500多篇,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多次,包括2个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鼎湖山保护区现就地保护野生高等植物1948种,占广东省高等植物种数的30%;调查记录有兽类43种、鸟类277种、爬行类59种、两栖类23种,分别占广东省兽类、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种数的30%47%37%31%;有大型真菌有836种,占广东省大型真菌种数的70%;还有鱼类25种、已鉴定的昆虫99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8种,其中一级6种、二级6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其中一级7种、二级66种。以鼎湖山采集的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达202种,包括植物63种、动物68种、菌物71种,平均每平方公里诞生新物种17.8种;有44个物种以鼎湖命名,包括植物18种、动物11种、真菌4种、细菌11种。总之,这里是植物的天堂、动物的乐园、生命的摇篮,因此鼎湖山保护区又被誉为“生物宝库”与“物种基因库”。

白鹇(雄)

金裳凤蝶

紫背天葵

鼎湖铁线莲

三、科普教育

鼎湖山保护区不断完善科普建设,建有自然教育中心、展览室、讲座室和户外“鼎湖秘境”等硬件设施,并结合本土资源和科学内涵,建有以“小小公民科学家”为主题的自然教育体验径和以“认识自然的森林”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探索径。近年来,深入探究科学教育融合自然教育的鼎湖山自然教育模式并得到业界认可。

鼎湖山保护区作为广东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是首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1998)、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2002)、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3)、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2020)、国家第五批自然学校试点单位(2021)、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22)、首批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位(2022)、全国自然教育基地(2023)、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2023)、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2024),等等。

线下公益科普活动

线上自然教育公益课

鼎湖山保护区高端科普讲坛

鼎湖山自然教育中心展览室

四、社区发展

鼎湖山保护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充分考虑社区百姓的生活需求,支持当地政府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979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后,鼎湖山保护区在管理中融入生物圈保护的理论,与周边社区建立以生态补偿为基础的共管机制,2022年与肇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鼎湖山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旅游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鼎湖山作为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山内的庆云寺为岭南四大名刹之一,宝鼎园的里的“九龙宝鼎”和“龙皇端砚”是两个吉尼斯世界之最。这里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所在地,是肇庆市一张闪亮的生态名片。这里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四季如春,负氧离子浓度最高达12.5万个/cm3,为全国负氧离子浓度最高的景区之一。这也使得鼎湖山成为我国南方生态旅游的热点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达百万余人次,2024年更是达到惊人的277万人次。

鼎湖山飞水潭瀑布景区

在游客量逐年增加的影响下,鼎湖山周边餐饮、住宿、交通、旅游产品零售等产业亦不断发展。不仅如此,鼎湖山因优美的环境与洁净的水质,还为鼎湖区10余家饮用水企业提供水源,其税收成为当地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这些都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亦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百姓生活质量。总之,鼎湖山保护区注重考虑社区的发展需求,支持当地政府适度开展经济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俯瞰庆云寺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1979年,鼎湖山保护区成为我国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鼎湖山保护区作为中外重要的科研基地,长期与多个国家合作开展科学研究与专业培训,每年来鼎湖山参观、考察和研究的海外专家学者百余人次。

2023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物种恢复国际研讨班参观鼎湖山

六、荣誉称号

2006年,鼎湖山保护区受到国务院七部委表彰,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13年,再次受到国务院七部委表彰,荣获“全国自然保护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5年,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中国科学院授予“中国科学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鼎湖山获“广东最美森林”荣誉称号;2021年,被评为“广东最美森林旅游目的地”

1998年,时任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院士为鼎湖山保护区亲笔题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旗帜”。

许智宏院士为鼎湖山保护区亲笔题词“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旗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