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迎来中国科学院第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响应,开展了线上和线下系列科普活动。上午,鼎湖山保护区首次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进行线上联动,共吸引了9万观众收看和积极参与,其中鼎湖山在广东广电网和“嗨科普”的手机端和电视端开展直播首秀,共吸引3.5万观众收看和积极参与;下午,联合肇庆市生态环境局等单位开展线下的森林探秘活动,共吸引35对亲子家庭参与。系列活动得到参与者们的一致好评。
在上午的直播活动中,鼎湖山保护区联合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种子的梦想—基于科学的解决方案”推出第一季时代家园:来自我国首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于亚热带植物种子的就地保护故事,以及第二季植物王国:来自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关于热带植物种子的迁地保护故事。
鼎湖山保护区的就地保护举措,使这里的森林免受人为砍伐,森林随着自然演替的过程从早期马尾松林到中期针阔混交林再到成熟期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本次活动,小队员们通过与线上网友协作闯关并携带种子回到鼎湖山的成熟期森林——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与白鹇为伴,生根发芽,繁衍生息。
直播活动第一关为“种子猜猜看”:小队员描述种子外观,线上网友猜种子。顺利通关后帮助种子来到鼎湖山的早期森林——马尾松林。第二关为“植物种子找妈妈”:小队员要帮助植物种子找到它的植物“妈妈”。顺利通关后帮助种子来到鼎湖山的中期森林——针阔混交林。第三关为“丛林探险”:小队员完成丛林线索,通过线索指引后将种子送回到鼎湖山的成熟林——季风常绿阔叶林。
整个活动设计鼎湖山森林自然演替情景,以学生为视角、传播鼎湖山植物种子趣味知识的方式,让公众共同参与和理解鼎湖山保护区作为就地保护带来的保护成效。
直播活动通过就地保护的鼎湖山和迁地保护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两个不同地区和不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让公众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使地球充满生机的原因,同时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在下午的线下森林探秘活动上,肇庆市生态环境局鼎湖分局副局长苏强业主持活动的启动仪式,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夏汉平作启动讲话和相关科普知识介绍,他向在场的亲子家庭讲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以及鼎湖山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情况,并强调保护好鼎湖山的极端重要性。随后,工作人员引导亲子家庭参观鼎湖山自然教育展览室,了解鼎湖山的基本情况。接着来到鼎湖山自然教育探索径,孩子们跟着老师认真学习展板知识,观察动植物特性。最后收集自然物,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自然画作。
此次,中科院十八届公众科学日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系列活动,以线上和线下的方式相结合,探索了一种后疫情时代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新方式。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全国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基地,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负责管理。一直以来,保护区紧密围绕生物多样性、科研与监测成果、中国自然保护区等方面内容,设计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科学课程和探究式研学课程,开展集趣味性、科学性、探索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各类科普活动,每年受众高达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近年来,鼎湖山保护区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科普教育方法和思路,增强能力水平,提高宣传力度,为提升公众保护自然和爱护自然的环保意识做出更多贡献,为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贡献。
直播现场
直播合影
夏汉平作启动发言
线下活动专场
线下活动合影